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海口市地税局龙华分局原局长陈小涛因收受巨额贿赂,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据了解,陈于1993年收取20万元贿赂后整整5年没再收人钱财,在此“间歇期”顺利躲过举报查处,其贪心日炽从此难遏,受贿共计人民币1056万元、港币20万元、美金8万元。(4月13日《检察日报》)
如同小偷作案后都要嗅嗅风声、寻找新的下手时机,腐败“间歇期”亦非贪官在作中场休息。
陈小涛的“5年潜伏期”就很有典型性,颇值得反腐专家们剖析和思考。
其一,腐败“间歇期”异化为贪官“潜望镜”。贪官经过一番潜伏观察之后,他们很快明白:年年都要进行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虽然被称作廉政年检,却跟走形式差不多。
其二,腐败“间歇期”纠结着权力“盘丝洞”。寻求更大的保护伞,意味着风险系数降低。多数贪官深谙此道。陈小涛以糖衣炮弹攻陷了海南省地税局原副局长兼海口市地税局局长陈谟林等官员的防线。有人罩着,陈小涛才放心大胆敛财,从此走上不归路。
其三,腐败“间歇期”暴露运动式反腐软肋。
据国际反腐专家观点,离开了制度反腐,人治式、即兴式的运动反腐,只能助长贪官们的投机与侥幸心理,反而使腐败行为在整治的“间歇期”之后再次集中爆发。
责编:赵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