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利:越贫穷,越是相信江湖郎中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1日 09: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青年报

    针对张悟本的迅速蹿红,不少人都提到了媒体在其中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青年报的一则评论就指出,该事件衬托出媒体伦理的短板。

    但这里的媒体具体是指哪些,值得认真分析。其实,通过此前大量关于张悟本的报道,我们不难看出,真正推动张悟本走红的媒体,主要是都市类、晚报类报纸、电视、广播、网络,还有畅销书。更准确地说,那些针对一般市民、农民——或者说经济地位较低的受众的媒体,在报道张悟本时表现得比较狂热,而针对经济地位较高的受众的媒体,则表现得较为客观和理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高端”读者,往往有较高的收入和学历,具有比较强的辨别力,对媒体内容的要求自然就非常高。如果针对这类受众的媒体人云亦云,无法提供较为理性的内容,根本就无法赢得读者的信赖,自然就无法生存和发展。这就逼着这些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们对社会热点保持严谨和质疑的态度,审慎采编,精心选择。现在的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财经类报纸、电视频道、网站等,因为其针对高端受众,对报道的信息同样也非常慎重,哪怕是转载。

    而一些针对经济地位较低的受众的媒体,如当下的都市报、市民报等,因其出版周期短,用稿量又大,编辑和记者有时缺乏核实有关信息的时间。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受众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差,对媒体过于信赖。即使媒体刊载了一些不严谨甚至错误的信息,受众可能也不会发现,甚至信以为真。

    据报道,张悟本蹿红之后,挂号费竟然高达2000元,如果挂他300元的普通号,要排到2012年。这不仅仅表明非常多的人信任张悟本,更表明他们信任媒体的推荐,认为媒体的推荐是对的,是不需质疑的。这样,这类媒体的记者和编辑就缺乏核实和审慎辨别信息的动力(除非媒体内部有这方面的考核),见什么火热、什么吸引眼球就报道和转载什么。很多网络推手之所以能屡屡得手,利用的就是一些媒体的这一“软肋”。于是在该类媒体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今天刚转载其他媒体上的某条信息,第二天就报道说这条消息是假的,读者有一种被当猴耍的感觉。如今声讨张悟本的媒体,有多少没有为其“神奇”吹捧过?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边看边聊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