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刚刚结束的英语全国四六级考试里面,在黑龙江哈尔滨一些考生使用了非常高科技的手段,进行里应外合的作弊。四级考试结束后,记者将所接收到的答案,与考试后发布的参考答案进行了比较。大学生们考试前拿到的答案相对正确率约为23%,而考试中接收到的答案A圈相对正确率达到70%,B卷相对正确率竟然高达82%。
主持人:作弊作成这样,你心里什么感受?
白岩松:《焦点访谈》播出了这个节目,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头,《焦点访谈》针对各种考试作弊做的节目也有十多期,但是你会发现呈现出的结果是作弊反而逐渐升级了。曾经听过一句话是“不怕流氓无耻,就怕流氓高科技”,现在看来这句话要套用到作弊上了,“不怕作弊无耻,就怕作弊高科技”。
你看在刚才的片子里,所呈现出的细节,不管是作弊用的橡皮,还有眼镜等等,都是在考试里头,让人有的时候让人有点防不胜防的,而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但是当今天、昨天很多的媒体都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今天你找相关的评论是很困难的。
主持人:“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些事儿对他们来说,好像已经不是个事了。
白岩松:我觉得我们要去关心是谁见怪不怪,是谁习以为常。如果仅仅是很多的看客,大家作为一个《焦点访谈》的观众,或者作为这样一个节目的观众,看完之被迫习以为常就罢了,但是如果我们的执法者,我们的监管者也习以为常了,包括所有的考生慢慢就认为,这种考试作弊是很正常,不作弊才不对,这就可怕了。
还有“见怪不怪”。像提供作弊道具的人他已经习惯了,他觉得没有危险。因此他才会慢慢地膨胀起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另外,反过来说,有很多的事情一旦报道了之后,就会呈现这样的局面,可能哈尔滨或者说是黑龙江会迅速地去抓这件事,因为被媒体报道了,但是其他的省市继续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您认为这样的高考作弊,高科技的手段只会出现在黑龙江的哈尔滨市吗?绝不会。它大量的设备甚至是从南方来的,包括我国很多高校比较云集的省府城市,恐怕这样的现象随时可见,只不过记者是不是可以更勤奋一些。如果我们的记者更勤奋、更敏感一些,恐怕这两天依然可以在我们全国各地的高校的告示栏里可以看到这样的小广告。
责编:任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