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1日 15: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闻1+1
这么多年以来,人们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一种经验,就是每当媒体在关注一个拆迁事件的时候,往往这个事是跟强拆联系在一起的,房主经过苦苦央求之后,我的房别拆了,但结果是必拆无疑,非拆不可。今天我们关注的这条新闻,却彻底颠覆了这个规律。房主也是苦苦央求,但是他央求的是求求你拆了我吧,可是这么多年了,却没有人去懂它。
主持人:王教授,我觉得站在当地乡政府、区政府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他们说的一点错都没有,我得平等对待,不能说你在这里坚守了几年之后,我就按照你的要求按市场价补偿。问题是站在老张这一方,他也没错,你真正看待这个补偿,怎么补对双方都是合理的,而且是合情的?
王锡锌:对,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事实,到现在为止应该说还不太清楚。在7年前,当太阳宫乡在决定要在这里发展高档社区的时候,它当时要征收房屋,包括它的宅基地,那时候有没有做征收的决定,有没有拆,如果那时候已经做了决定要拆了,只是因为老张那里做钉子户,一直坚持着,我觉得当然不能因为你坚持了这么久,你不遵守那个决定,你反而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一个前提的事实,其实就是在7年前,太阳宫乡政府有没有决定去征收他的房子。从现在短片来看,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接触,因为原来开发商要去做的时候,本来是想要用个地的,后来用着用着觉得你既然不愿意走,我就不用你的地,我绕开了,后来市政来修路的时候,市政一看这里有个钉子,它也绕开了,所以可能没有这个接触。我觉得第一点是要了解清楚这个事实,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在哪里,这个事件其实还是我们的记者作为一个传话人,两边去采访,才来了一个隔空喊话,为什么不能坐下来一起讨论呢?其实这个价格可能在两者之间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了,一个是事实,另外一个老张不也在说,合理的补偿。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接触,真正地去谈,在能够去寻求一个比较合理的标准。
主持人: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我们以前在关注一个暴力拆迁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拆迁一方拿出的是公共的利益,往往这个公共利益更多的人不能够切身感受到,今天我们通过老张的房子占道这件事,很多人切身感受到了,它的确是影响到我每天的公共利益了。这个时候却说不能拆,因为历史太复杂,说不清也拆不了,这个问题,拆和不拆,公共利益到底谁说了算?怎么界定?
王锡锌:其实,关注这个个案,我觉得最核心的意义之一就是在这里,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以及如果我们知道有一个公共利益存在,房屋的征收和拆迁到底如何来进行?比如说在我们今天所关注的北京三环到四环的这个个案,一条市政的道路建设,毫无疑问,属于我们通常法律意义上说的公共利益。另外,从周围老百姓的他的感受来说,都能够谈出很具体的。
主持人:这是交通大动脉。
王锡锌:真实地感受公共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乡政府,还是区的市政管委说,有历史问题,情况比较复杂,我觉得其实很难去解释,因为第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公共利益存在,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如果有一个历史意义存在的话,恐怕这个房子是应该让路的,公共利益不应该绕行,更何况房主也提出他愿意绕路,我们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没有去就这样一个问题直接接触,为什么去真正地去讨论这个实质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