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吴帅:消毒餐具,让我知道你究竟有多“脏”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3日 10: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千龙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近年来,一些餐馆将餐具封上塑料膜自称消毒餐具提供给消费者。按理说,专业消毒公司清洗加上真空收缩膜包装,这些餐具应提升用餐卫生指数,但记者在河南、云南调查发现,在一些餐具消毒企业,污水横流、苍蝇乱飞,脏水循环使用,用抹布擦擦就封口,所谓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净。(8月2日《京华时报》)

  必须得承认,这样的新闻不仅仅只是影响我们的食欲,还有对执法与监管的信任与担忧。按照一种基本的市场常识,只有在那些监管与执法系统脆弱的环境,这种食品卫生安全的问题才会频频猖獗的发生。河南、云南是这样,其他地方呢?会不会也存在像新闻中,云南当地那位官员强调的那样:“如果企业不按照规范设计和操作,按照现行的《消毒管理办法》只能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企业觉得违法成本不是太高,几千块钱对他们起不到震慑作用。”

  一套餐具究竟脏不脏?有多脏?这涉及到的是一个公众卫生知情权的问题。有这样一个设问,如果没有央视等媒体这样的介入曝光,公众有没有办法获得这种 “一些消毒餐具生产企业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提供消毒餐具卫生状况难以令人放心。“的卫生安全信息?不客气的说,从现状来看,这恐怕很难。

  关键在于,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对这样的丑闻都相当敏感,他们担心信息被披露后,会给政府制造连绵不断的麻烦,还有留下执法无能的印象。由于在这方面封锁控制得很严,地方的媒体根本很难去介入报道,满足民众知情权。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早已经见惯了这样的怪现象。一个地方的食品安全问题基本都是外地媒体无意中曝光的。比如,海南的毒豆角如果不是肆无忌惮的大批流入武汉,被当地曝光。谁知道它有没有毒?有什么毒?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由媒体曝光,而不是由政府职能部门来晒,这有可能是相当尴尬的一件事情。媒体的力量有限,他们只能曝光一部分“问题”,甚至为了避免麻烦,那些不法商家还经常被蒙上“某某”的面纱。这种不够全面、也欠缺精确的信息,也只能满足公众一部分的知情权。这就很容易让公众产生那种敏感而焦虑的心理,因为你根本没办法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也不知道谁是可靠的?谁是有问题的?生活的防范无从下手,很多人就会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一种草木皆兵的心理。看到川菜馆就联想起地沟油,看见奶粉就联想起魂灵不散的三聚氰胺,看见一次性餐具就联想起脏水循环使用洗出来的碗。

  不是说职能部门就没少干那些执法监管的工作。电视报纸媒体不是经常会传来这样的捷报,又有多少家问题餐馆与生产厂家被执法部门查处?我们的卫生、食监等部门也会定期发布那些一些“黑榜”,曝光一些黑心经营企业的名单。问题只在于,这依然只是满足了公众的一部分知情权。作为纳税人,人们还想知道那些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比如,在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地方,这样的问题究竟有多泛滥与严重?究竟有多少商家是合格的?又有多少商家是不合标准的?并且,请您告诉我们,他们的名字?也只有掌握到这类信息,公众才会真正生活在一个足够安全的卫生环境里。

  这种责任与能力,只有政府部门才有办法肩担起来。关键是,他们是否愿意满足公众的这种知情权?这也取决于他们本身怎么看待这一类的丑闻。(吴帅)

更多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