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薛世君:“申遗后遗症”让遗产变“遗憾”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2日 09:3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复兴评论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在“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消息刺激下,中国再掀“申遗热”。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有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准备“申遗”的队伍已经排到了下个世纪。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而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彭华则称,丹霞十几亿花得值。(8月11日《广州日报》)

    像“中国丹霞”这样花十几亿来“申遗”到底值不值?这关键要看账怎么算,要是算遗产保护账,再花十几亿也值——每一处世界遗产,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自然和文化财富,都是不折不扣的无价之宝,以区区十几亿来切实保护,无疑是值得的;可要是单纯算经济账,那就未必了——最近有媒体曝出贵州省荔波县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却因此欠下2亿多元的债务。都说“申遗”好,旅游带着经济跑,但并不是每一种成功都可以复制,创造这句话的唐骏不也灰头土脸了吗?

    再者,值不值也要看对谁来说。对“申遗”地来说,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均获提升,按照“申遗”后门票涨价的惯例,旅游收益增多,自然是值的;可对于游客来说,原本属于“世界遗产”的景区,“申遗”成功后就被圈成了“私家遗产”,门票立即炙手可热起来,再来玩就得多掏钱,当然不值。

    但笔者觉得,对于“世界遗产”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衡量花钱“申遗”值不值,而是怎么避免“申遗”带来的“后遗症”。比如申遗成功就涨价已经俨然成了一种惯例,张家界、西递宏村、九寨沟、黄山、武当山等许多景点都在“申遗”成功后“义无反顾”地提高了门票价格;比如申遗成功往往成为过度开发的开始,大小索道、行业宾馆、部门饭店、集资建庙等等纷至沓来,只考虑盈利率,不考虑承载度,非但没能“保护建设”,反而是毁灭性破坏;再如景区人满为患,每当旅游旺季,我们总能看到那些拥挤不堪的景区内游客“下饺子”的壮观景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申遗”的目的本为保护,但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申遗后遗症”分明告诉我们,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申遗”成功带来的是涨价、过度开发、人满为患等竭泽而渔式的“破坏”。在门票经济和旅游GDP的逐利思维之下,很多世界遗产变成了世界“遗憾”,当风景优美之地被圈成“私家花园”,当亲近自然、感悟文化成了摩肩接踵……“申遗”成了“毁遗”的开端。各地争先恐后地“申遗”,想来看重的也不是保护,而是旅游收入,人家申的不是遗,是银子。难怪已经有35个项目正式备选,队伍都排到了下个世纪,大家伙儿可都“嗷嗷待哺”呢。

    拿丹霞山来说,“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后,一边说保护和建设的成本增加,一边说人家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世遗项目的门票都突破200元了。言语中,早已埋下了涨价的伏笔。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彭华说“申遗热”是因为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可是我看来看去,还是说门票涨价和景区经济意识的“觉醒”更为恰当一些,杭州西湖早就因为免门票而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闻名遐迩,怎么没见别的地方“觉醒”一番,取消门票?

更多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