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洪信良:27岁买房,只因丧失了慢的自由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1日 08: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钱江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有人称现在的中国为“急之国”,追问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的确,从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来看,现在的中国还真似狂飙突进,与之相应的便是心态上的急躁、急迫、急煎煎、急吼吼、急三火四、急急巴巴,几乎所有带“急”字的词语都成了时代剧本的最佳台词,就像有一只手不经意按下了时代剧的快进键,剧中人集体得了急躁综合症。

  近日,一则北京首套房贷者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消息,惹来众说纷纭,在北京房价连续三年不断高企之时,年轻人纷纷“出手”买房,比发达国家要快一代人的时间,如日本和德国为42岁。这看起来真够急的,大有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紧迫感。中国人现在见面不说“吃饭了吗”,改说“买房了吗”,由吃饱到住好,是大大前进了一步。

  不过,与其说人们丧失了慢的能力,不如说人们被迫丧失了慢的自由。那些27岁的年轻人,有几个人买房出的是自己的“手”?北京二手房办理房贷的平均成交房价为169万元,有人依首次购房且购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利率优惠条件,算出每月的还款金额就高达9004元。可想而知,那些年轻的“业主”是父母乃至祖父母的手托起来的。要不是出于结婚、上户口等现实需要,以及怕出手晚了永远买不起房的忧虑,谁会愿意过“一家人供一套房”的苦日子呀。这又怎么能怪他们“急”呢?

  中国古代形容一个人最落魄的话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而现代无房者、蜗居族的黑色调侃是“连个卫生间都买不起”。能暂时做稳房奴的年轻人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有很多人想做房奴而不得呢。而在房价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由一万元时代、两万元时代迅速突进到三万元时代,在看不到落潮希望的内心挣扎中,他们的“急”实在也是迫不得已。甚至可以预计,只要国家没有供应像有些国家那样足够的廉租房,购房者的平均年龄还会往下降。

  在阿尔卑斯山上,路旁有块指示牌上写着:“慢慢走,欣赏啊。”人生是需要有慢慢走的良好心态的。中国本是一个被某些西方学者形容为“缺乏时间观念”的民族,古典审美的最高境界是“静穆”,但现在似乎“脱胎换骨”了,这种变化是转型时期社会各种结构不稳定的结果。在购房者唯恐不能及时“跟进”的焦虑中,希望政府的调控之手能把像春天的风筝一样高飞的房价拉下来。

更多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