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复兴时评:楼市“带病回暖”最可怕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7日 18:5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复兴评论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欧木华

    记者深入一线城市调查发现,楼市已经全面回暖。为迎接“金九银十”的到来,开发商积极“以量补价”,据统计,30个城市中有26个成交面积环比上涨,其中11个城市上涨幅度超过50%。而作为全国风向标的京沪穗深四地楼市自调控以来首次集体飙升。成交量的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对下一波房价走势的猜测:房价将报复性上涨还是迎来第二波调控政策?(《广州日报》9月7日)

    打压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并非调控的目的,如果楼市能够健康发展,那么,回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带病回暖,在笔者看来,目前的回暖本质上是带病式回暖。

    新国十条明确表示“对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然而,在经历过短暂的阵痛之后,开发商们依然毫发无损,清算和稽查到底有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呢?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就在调控过程中,仍然出现了“瘦身钢筋”、“竹签代替钢筋”等建设质量方面的丑闻;在房地产宣传方面,虚假宣传随处可见,开发商购买虚假的“联合国人居奖”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甚嚣尘上,可见,房地产业的乱象依旧。

    种种迹象表明,前几个月的房地产调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目的,调控目的在新国十条中说得很清楚:“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但这一政策却被某房地产大佬断章取义地解读为遏制上涨是唯一目的,并急切切地抛出房地产调控已达目的论。当百姓用一生的积蓄换来的是用“瘦身钢筋”建造的房屋,安全尚且得不到保障,民生如何能说得到了改善?因此,调控不仅不能停止,而且还要加大力度。

    实际上,成交面积环比上涨并不意味着百姓对调控的效果很满意,也不意味着目前的房价水平已经达到了百姓预期。目前已经出手的买家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未来房价还会越来越高的担忧和恐惧,“手中有房,心中不慌”是很多百姓的心理写照。在这种恐慌和对低房价信心不足的情绪下,房地产带病回暖也就不足为奇。从这个角度上看,调控也应该加强,应该给百姓以信心。

    带病回暖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任由下去,毒瘤会越长越大,这种回暖,并非调控成功后的涅槃,如果不加强调控,崩盘也并非不可能。现实的问题在于,不论是质量好的房屋,还是质量差的房屋,都能够热销;不论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开发商,还是奸商,都能滋润地生存。这说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机制并没有建立,换言之,这种回暖如同将大楼建在沙堆上,有关部门不必担心调控会伤及房地产发展,相反,若不加强调控,沙堆中的大楼总有一天会倒塌,总而言之,以目前的国情而论,房地产发展需要“健康”托底,需要调控护航。

 

更多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