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复兴时评:CPI与房价逼人 加息不应难产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3日 18: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复兴时评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邓海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创22个月来新高。与此同时,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2.25%,年初以来形成的居民银行存款利率为负的局面进一步固化,存款负利率困局亟待破解。新华社对此发出警告:“负利率”严重往往易诱发房价猛涨。(9月13日《扬子晚报》)

  利率、加息、房价,这是三个似是而非的关联热词。加息的靴子高高悬起,却始终听不到落下的声响,此般不甚明朗的货币政策走向让市场更为纠结。尽管官方始终未承认通胀落地,一贯以“隐忧”冠之,但通胀的迹象却正在消解着公众的生活质量。存款负利率给储户带来的影响可谓路人皆知:7月份当CPI同比涨幅达到3.3%后,城镇居民一年期存款实际贬值首次超过1%,达到1.05%,8月份CPI同比涨幅再创新高,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贬值达到1.25%——这意味着长期下来,居民手中的一万元存款,一年后实际缩水超过125元。这个数字显然已超越了一般的“弹性”。

  低利率的红利固然不可忽视——尤其是对企业和银行来说,但长期负利率的后果显然又不仅仅在于实际资产的缩水、对储户的不公。更值得警惕的在于:负利率的固化,必然强化着公众对通胀的感受与预期,当此背景之下,保值与增值就成了财富思维的头等大事。在实体经济见效缓慢、营商环境不甚理想的时候,资本市场的选择就剩下两个:楼市与股市。相较而言,“国N条”都未能勒住房价的缰绳,加上刚性需求作祟,负利率对楼市的刺激也许远超宏调对房价的威胁。这也就不难理解,房价疯长,为何总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动因。

  社会对加息的“阅读理解”也并非空穴来风: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牛津财经论坛”演讲时指出,央行需要对金融机构提供激励机制,但仅用政策性利率可能不够,适当管理利差有利于调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此话当时颇令听众深感“不知所云”,但8月经济数据公布后,各方都听出加息的弦外之音。且就眼下来说,加息的宏观经济条件已然具备:一者,经济增长态势稳健,货币政策短期调整不会伤筋动骨;二者,物价增速短时期难以回落,民生压力空前;三者,眼下流动性充裕,加息不会立时扭转适度宽松的金融环境。更为重要的是,非对称性加息完全可以避免全面加息带来的政策后遗症。基于这样的背景,央行货币委员或民间人士对加息的吁求声势渐高。当然,如果目光更为长远一点,9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和收市价,均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那么,加息无疑也会适度改良人民币升值的汹涌压力;此外,如果存款利率较低,将导致银行存贷息差过高,会进一步释放银行的放贷冲动,也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因此,加息正当其时。这个传说几乎风行了2010年的上半年,正如专家所言,“中国当局在试图让经济活动适度降温的同时,正面临着一些艰难的判断”——如加息对经济的误伤等。但面对CPI与房价的咄咄逼人,此时加息应该无有悬念:既能引导居民市场预期,更能彰显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与灵活性。

 

更多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