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王悦生:“山楂树”能拯救浮躁的“中国电影”吗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7日 14: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荆楚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爱情的《山楂树之恋》终于如期在全国上映,没有星光熠熠的璀璨,也没有前期高调的宣传,特有的“张氏”风格加上如“山楂花”一样洁白、纯净的平民叙事,让很多人在“沉思”与“眼泪”中重填了自己的青春记忆。

    但是,“电影”毕竟只是“电影”,走出影院,置身于“工具主义”泛滥的社会剧场,我们又不得不忙着加快脚步,吃力地伪装着另一个“自我”,“躁动”地等待着下一场“感动”将我们重新打回“原形”。

    在“星、性、腥”长期占据着各大媒体头条,“二奶”、“一夜情”和“自曝性经历”日渐成为“高频”公共词汇的今天,“柏拉图”式的纯洁爱情早已变成了令人倍感“陌生”的陈年往事,在此背景下上映的《山楂树之恋》自然也就成了公众寄托“纯净”与“美好”的“许愿树”。

    其实,严重贫血的“公共娱乐”市场缺失的岂止是纯洁的“爱情”元素,机械的“刺激”、画面的“狂欢”已经让原本“神圣”的文艺作品丧失了应有的“风骨”与“灵性”,渐渐变成了“懒婆娘的裹脚布”,既“长”又“臭”。

    被奉为“亚洲顶级导演”的赖声川曾坦露,内地拍不出真正能称得上经典的“世界级”影片,主要是因为我们文艺界的人心灵太“脏”。反观胆汁躁动的中国影视界,“票房”和“名利”的喧嚣已经让现在的“电影人”无法听到来自“本真”与“人性”的天籁呼唤,更忽略了艺术“大观园”里最美却最容易被遗忘的“风景”:纯洁与自然。

    当公众唏嘘于《山楂树》和《白鹿原》剧组均为找不到“清纯”女演员而发愁时,当人们疯狂地到处搜索“色戒”未删节版的电影资源时,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躯体就会因缺乏“清新”的气息而昏厥,经济发展的“磨盘”也会因此背负“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最终失去高速运转的“源动力”。

    情节并不“曲折”的《山楂树》之所以让我们的心灵产生悸动,让很多人品尝到了久违的“眼泪”滋味,恐怕正缘于孙红雷所说的那样:这部电影很安静。

    而一位哲人曾说过:安静是最好的精神体操。早已发育畸形的“公众娱乐”和“中国电影”也许只有学会安静、懂得聆听,苦练内功,才能恢复往日的“健硕”与“风采”。

更多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