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我给武汉长江三桥“屡修屡坏”把脉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5日 22: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赣江潮评特约评论员:徐云鹏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三桥)近日开始为期40天的局部封闭维修。这已是这座投资11亿元的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10年间的第24次维修,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一座桥如此不“健康”,不得不令人担忧。(据2010年9月24日《新京报》)

    2000年9月8日建成通车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第一桥相距数公里,而长江一桥50年才大修过一次。据史料记载,长江一桥正式通车后的第二天,长江上遇到了八级狂风,江面白浪滔滔,武汉市悬起了“风大浪急轮渡停航”的公告牌。但是,长江大桥却接待了南来北往的火车、汽车和络绎不绝的人群。在历经50多年的风雨沧桑之后,它仍然肩负着每分钟60多辆汽车、每6分钟一列火车通过的荷载。经受住了无数次狂风与洪水的洗礼,更承受了70多次碰撞事故的考验,时至今日仍雄风不减、傲立于涛涛江水之上。专家最新检测得出的结论是: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墩、钢梁等主体结构可使用100年以上。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就纳闷了:同处一个江面上,同在一座城市,同为当地人建造,两座大桥质量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按理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应用,武汉长江三桥的质量应该优于一桥,强于一桥,不该出现质量问题,更不能伦为“崭新的破桥”、市民的“伤心桥”。武汉长江三桥陷入“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窘境,无休止的投入,人民的钱财屡打水漂,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违背规律——突击速度、争抢工期是禁忌。桥梁是人员车辆过江的重要通道,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维修中,进行封闭、打围施工在所难免,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怨声载道。施工方抢时间,争速度,加紧建设,争取提早使用无可厚非。但基础工程建设的铁律是:必要的时间是质量的基本保证。工程该用多少时间就要确保投入多少时间,决不能随意做减法。速成的往往是短命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抗拒规律必自食恶果。盲目赶工期,突击抢速度是工程建设的大忌,也是导致“豆腐渣工程”的重要因素。现在看,去年7月到9月间进行的长江三桥大修,虽然桥面用的是美国进口环氧沥青混凝土,耗资逾亿元,但为了赶工期,施工用的是“土办法”:在没有等到混凝土自然干透的情况下,采取高温油炉烘干,使得沥青黏合强度、硬度都大打折扣。这种“牛拉火车式”的“创新”施工,难免会陷入“屡坏屡修、屡修屡坏”怪圈。武汉长江三桥10年间24次维修,“健康”不佳,无非是先天带病,后天添病所致。

    违规发包——反复转包、层层扒皮是祸害。施工“潜规则”造就豆腐渣工程。按规定,一个项目经理只能负责一个项目,严禁中标方违法转包。但是目前一些大的施工单位根本做不到,转包是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惯例,一个项目通常要转包四次。有的甚至转包给一些技术条件不足、根本不懂技术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体户,埋下质量和安全的隐患。而最后的施工承包单位还要有利润可赚,就不得不以次充好降低成本。同时,目前建设工程存在着最低价中标的现象,一些施工单位为此动歪脑筋,千方百计压低成本甚至不惜偷工减料,质量难保。于是,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工程还未竣工就已坍塌,还有一些工程则勉强撑到竣工,没过几天就成了豆腐渣。类似长江三桥这样动辄上亿元的维修投入,自然难逃施工“潜规则”。究竟有多少建筑施工单位从中渔利,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监管不力——工程建设中的腐败不容忽视。今年5月20日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起典型案件,平均每个案件涉及金额550多万元,涉及地(厅)级官员57人。数额最少的58万元,最大的2200多万元。20起典型案件的突出特点,就是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领域愈演愈烈。领导一插手,工程滥成粥,这也是一个规律。长江三桥陷入“屡坏屡修、屡修屡坏”怪圈,10年间维修了24次,严重浪费资源、资金。在市民的怨声载道中,如此不厌其烦地折腾的背后,难道就没有什么“猫腻”?据了解,关于施工的质量责任,武汉市政府已经展开对白沙洲大桥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环节的调查。期望民众能够得到一个经得起推敲的说法。

更多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