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张贵峰:涨声一片的景点“限客”是什么“杠杆”?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 08:5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羊城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据媒体报道:“十一”黄金周期间,仅故宫5天便接待游客46万余人次———日均客流接近10万,远远超过其最大容量6万人次,如何在满足民众的旅游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平衡成为一道难题。北京一文化遗产单位负责人表示,“协调客流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价格杠杆的方式”。

    限制诸如故宫这样的重要文化遗产的旅游客流,确实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但是,文化遗产单位提出的“通过价格杠杆”的限制客流方式,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不仅不是好办法,在我看来,甚至可以说是恶劣的办法。从现有的经验来看,这一办法根本不足以起到降低客流的作用。事实上,这些年,打着“保护”的旗号,全国各地的景点门票普遍“涨声一片”,许多门票价格涨了一倍不止,但是客流却并没有真正减少多少。

    更重要的是,以涨价作为限制客流的手段,根本违反、背弃了这种资源的公共公益属性。毫无疑问,目前我国包括故宫在内的绝大多数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均是全民共有的公共资源,利用这种资源收取高价门票、为少数地方部门牟取私利,于情于理显然都说不通。

    因此,即便涨价和高价门票,确实能起到限制客流的作用,那么这种限制也是极其不公正的。因为一旦如此,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个人的经济收入水平成了限制客流的唯一标准———有钱便有资格享受“老祖先留下来的”资源,而没钱则没有资格享受。另一方面,在现行缺乏公共监督制约的景点资源管理体制下,门票价格再高、收入再多,恐怕只会助长某些部门的既得利益,而不会自动转化为资源保护的投入。

    公正合理的限制客流,绝不能简单地借助所谓“价格杠杆”、通过涨价来实现,而只能是以时间为坐标来操作。比如,可以借鉴自然资源保护过程中的“禁渔”“禁猎”做法,为景点也设定一个谢绝游览的“禁游期”;再如,在景点游览开放期间,严格依据科学制定的最佳旅游容量,按时按量限制游客进入。以故宫为例,其最大容量为6万人次,若每天开放10小时,每小时的游客数量就应限制在6000以内,一旦达到则不再放人进入。

(张贵峰 原题:景点限客流:“涨价”是恶办法)

更多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