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看透中国馆的人和事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9日 10: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作者:刘波  中央电视台新闻专题部

      45分钟的大专题,只访谈一个人的节目,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电视媒体环境里,还要坐下来静静地探寻人物的内心世界,然后再吭哧吭哧地追求人物的塑造、镜头的运用、音乐的渲染,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然而这于我却有着难以抵挡的魅力,因此也就格外珍惜。

      言归正传。接到采访中国馆总设计师的节目任务时,大家公认的是个难题。为什么呢?想想45分钟的节目,访谈一个70多岁普通话说得极差的“老头儿”,这节奏,今天被铺天盖地地“当当当当当”(我妈妈对新闻频道整体感觉的形容)训练出来的观众,怎么能耐着性子坐下来看完呢?出差到上海的时候,遇到同做世博新闻和直播的同事们,说起我此行的任务,是那么地与众不同。对比人家每天做的一条条三五分钟的新闻,我们自己都感觉自己似乎是游离于“新闻”之外的。不过这也带来了特立独行的良好感觉,毕竟,新闻频道还是新闻频道,不是资讯频道,我们还有我们存在的价值。

      凭借以往的经验,做这样“先天条件”不好的人物,更加需要前期周密的策划,采访做得越细致越好,深挖细节,深挖故事,深挖创作过程,深挖人物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因此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采访提纲,问题之多之碎,都快招人烦了。可是计划中这样细致的采访,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并没有十分充裕的时间。

      新闻频道共有资源的利用现在真是有所进步了,因为这位总设计师何镜堂是世博报道的重要人物,直播节目与高清拍摄的《世博记忆》都需要采访他,为了不浪费资源,重复劳动,三家相约一起拍摄,只采访一次。而何镜堂的时间又非常有限,中午从广州飞到上海,当天晚上有其他安排,第二天的中午就要飞回广州,也就是采访和到中国馆现场的拍摄时间只有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加起来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三家采访,都要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要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但是确实要感谢几年来新闻频道的节奏,我们也已经被训练出来了,在短时间内找好角度,掘出深度。用制片人张恒的话说,就是不仅要快,而且要好。

      而又快又好,是建立在前期细致周密的准备基础上的。原定于去何镜堂所住的喜来登酒店采访,可是何镜堂也不能确定喜来登哪里才是合适的采访环境,何况大家都是人生地不熟,来了再说绝对是来不及的。我和摄像王扬开始在我们所住的宾馆内寻找采访地点。虽然破旧,但好在还有一个封闭的贵宾间可以使用,正好符合节目所需的要求。那天上午,王扬早早地就开始布置现场,灯光机位全部调好。那两家采访的兄弟栏目也都到位,做好了准备。中午,刚下飞机的何镜堂匆匆赶到,简单梳理了一下头发就开始了访谈。因为他告诉我说第二天天气预报上海有雨,我们只好把原定于第二天的外景拍摄挪到了当天访谈之后,要抢在天黑之前拍摄外景,访谈时间就更加紧张。

      主持人张泉灵对人物专访的把握是非常熟稔的,一开始就成功地营造了交流的场,迅速把何镜堂带入“规定情境”,老人用蹩脚的普通话娓娓道来他设计中国馆的故事。我则利用一点空挡时间赶紧与制片组联系,安排好一会儿去世博园的车,为拍摄外景做准备。采访非常顺利,我们不仅拿到了整个设计前后过程的细节,泉灵还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深入到了老设计师的内心深处,探寻到了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那种矛盾、压力、纠结,展现出老人的性格特点和人性上的光辉,因此在成片中,有人认为这个节目是典型的成功的人物专访节目,既见事,又见人。

      1小时20分钟,访谈结束,我们跟赶场一样,所有人马迅速集结,准备前往世博园。当天下午天色阴霾,风很大,我们需要趁着天光还好的时候完成拍摄任务。制片组准备好了车,但没有司机,直播短片编导王伟达充当了司机,但很冒险的是,我们谁都不认识去世博园的路。上海在这方面的确不如北京,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恨不能在通州就能看到鸟巢的路标了,可是在上海很难找到世博园的路标。我们熟悉的王伟达同学又是个典型的路盲,对于能否及时赶到世博园我们心里真是没底。车上没有GPS,但好在还有手机,联系上一位认识路的同仁,王伟达同学开着车还算顺利地到了世博园。到门口的时候,安保人员让我们车先进去,靠边停好之后人要回来走安检通道。我们很听话,进去之后其实也没人盯着让我们出来重新走安检通道,但我和泉灵作为接受安检的代表,还是老老实实地下来接受安检。就这样的安保工作,真让我们为世博会担心。

更多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