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复兴评论 >

吴怀尧:今年作家富豪榜,我们选择“实用”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09:5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荆楚新闻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2006年12月15日,历时月余调查的《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一次发布,中国作家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第一次以财富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引发全民热议。关于作家财富与文学价值的争论,直到今天,依然是大家争论的焦点。

  2010年11月15日,《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五次发布,同时推出的还有全新子榜单《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对比中外作家的版税收入,在感慨“外国作家在中国疯狂捞钱,中国作家在海外举步维艰”的同时,作为这个榜单的创制人,我想到财富之外的一些事情。

  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面对内忧外患的故国,悲愤中挥笔写下《少年中国说》,将国家振兴的希望寄托于奋发有为的中国少年。其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的铮铮之言,现在看来,依然荡气回肠,其强国吁求几近悲怆。

  此后不久,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在这个独特的历史节点上,那些学贯中西的海归青年,在如履薄冰的历史境遇中,毅然担起了文化启蒙大任,让蒙昧的国人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他们从域外裁了一根鲜嫩的思想树杈,嫁接到中国这株苍老古树上,希望使之焕发生机。

  鲁迅等作家更是奋笔疾书,希冀以文艺作品,重铸国人心灵,他们的文学作品,直到今天,依然能带给我们力量。时间总是匆匆,流水带走光荣,昔日的峥嵘人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100年后的今天,经济浪潮裹挟着一代人,在充裕的物质生活,消费与娱乐背后,是新一轮的人文精神缺失。

  旁观作家群体,我们不难发现,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黄金期后,纯文学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中国作家群体在商业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有人手足无措,有人弃笔从商,有人怨天尤人,有人逐渐适应。与此同时,没有硝烟的中外文化大战,也越演越烈。

  最近十年来,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文学一直试图走出国门,中国作家也一直在努力,但结果都是差强人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国作家的作品横扫中华大地,在捞走中国人口袋里的钞票后,他们的观点和思想,也在悄悄改变国人思维。仅从阅读来说,不少中国孩子就是“喝洋奶长大的一代”。

  我不愿意将这一现象,简单地归结为“西方文化大肆入侵中国”,也不想指责广大读者阅读的功利化,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阅读方向自然不同。但我由衷希望,中国作家在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同时,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让国人在为生活奔劳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精神养分与心灵慰藉。如果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能隔三差五在海外成为超级畅销书,那我真是要起立为之欢呼鼓掌。

  “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大卖”,这是憧憬和祝愿;面对中国本土图书平均销量6000册的真实现状,我们选择更为务实的态度,这也是今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将打造本土畅销书的方法和细节,公布于众的原因。

  中国古人有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有人将之理解为:掌握了一样技能后,要反复思索自己是怎么样学来的,不要轻易把这种技艺的诀窍、过程传授给别人。如果按照这种理解思路,那么本年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就是一次“要把金针度与人”的努力,希望此举有助于提升中国本土原创图书的整体销量———当然,这也是一种憧憬和祝愿,我们由衷地希望,这种祝愿早日成真!

更多 视频排行榜